-
鸿利:一举两得 “先行赔付”或成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
时间:2018/11/12 18:49:45 作者: 来源: 浏览:8 评论:0内容摘要: 淘宝网,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。坐拥几亿用户的淘宝网,假货一直是其心头大患。阿里对外声称,将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,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,启动对售假商家的民事诉讼。记者梳理发现,阿里的重金打假似乎并未能“杀鸡儆猴”,倒是一次次发布的重磅信息赚足了眼球:2...淘宝网,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。坐拥几亿用户的淘宝网,假货一直是其心头大患。
阿里对外声称,将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,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,启动对售假商家的民事诉讼。
记者梳理发现,阿里的重金打假似乎并未能“杀鸡儆猴”,倒是一次次发布的重磅信息赚足了眼球:
2017年7月20日,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淘宝平台诉姚某售假案一审宣判:阿里索赔267万元,判赔12万元,诉请支持率不足5%。判决当天还没过上诉期,阿里胜诉的消息就已在网络上铺天盖地。
2017年12月,阿里“第一次将售假卖家告到了杭州互联网法院”。阿里索赔近12万元,一审判赔5万元。
2018年3月,“全国首起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”在浙江省义乌市法院下判:阿里索赔50多万元,一审判赔1万元。阿里主张在两家国家级媒体及新浪、网易和搜狐网站刊登赔礼道歉声明,法院仅支持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。随后,此案成为“全国首例法院判售假者致歉案”。淘宝网,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。坐拥几亿用户的淘宝网,假货一直是其心头大患。
阿里对外声称,将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,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,启动对售假商家的民事诉讼。
记者梳理发现,阿里的重金打假似乎并未能“杀鸡儆猴”,倒是一次次发布的重磅信息赚足了眼球:
2017年7月20日,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淘宝平台诉姚某售假案一审宣判:阿里索赔267万元,判赔12万元,诉请支持率不足5%。判决当天还没过上诉期,阿里胜诉的消息就已在网络上铺天盖地。
2017年12月,阿里“第一次将售假卖家告到了杭州互联网法院”。阿里索赔近12万元,一审判赔5万元。
2018年3月,“全国首起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”在浙江省义乌市法院下判:阿里索赔50多万元,一审判赔1万元。阿里主张在两家国家级媒体及新浪、网易和搜狐网站刊登赔礼道歉声明,法院仅支持在淘宝网主页上刊登。随后,此案成为“全国首例法院判售假者致歉案”。
- 相关评论